查看原文
其他

来自铅山的抗疫日记(续)丨守望是最美的风景

杨怡 江西民盟 2022-07-27







FIGHT

抗击疫情










守望是最美的风景


防疫卡点,每进一辆车就贴一张封条,贴上的是平安的牵挂,待封条被撕下时,一旦人们再次上路,又将开启一段崭新的旅程。

一贴一撕,因为守望而有了最美的风景。




从未缺席的初心


“我叫阿标,在上饶开便利店的。你可以为我拍个照片吗?”

看着这个陌生人,我们一同站在进铅山的防疫卡点的值班的大帐篷边上,之前不认识。

他说,我是来捐物资的。拍个照留个念。但手机放在进疫区的货车上了。

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想加下您的微信,请您把照片发给我。”

他说,得知铅山葛仙山发生新冠肺炎疫情,第一时间在手机上组了一个“小组”,里面有他带头捐款2000元,其余的从300、200到100元不等。他介绍说:“我们这个小组,是个体的商户自发性的,我是组长。”

“6000元不多,但是我带领一群人献爱心,意义不一样,我是带着小商贩兄弟的嘱托来的。” 



王标说,汶川地震那一年,他真的很穷,和妻子两个人身上加起来才1000元,本来想捐500出去,后来一咬牙,1000全捐出去了。

汶川地震,前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河南洪水,他都组织小团队捐了1万多的物资,个人也捐了1万多的物资。新冠疫情刚爆发的时候,他用高价采购了2000个口罩、消毒液、还有生活物资捐赠去湖北。

“只有国家平安,只有百姓健康,我们这些个体户才能赚到钱。”

王标再一次把话题拉回他的群:“每次不管哪里有灾有难,我都会组织一下。募集资金采买物资,最后运输捐送,这花了我两天的时间,我是一个小便利店老板,时间对我来讲比什么都值钱,这两天都损失很多钱。但是,我毫无怨言。”
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王标的老家也是铅山。“我生在铅山,养在铅山,我十几岁就出来啊,打工创业,后来我父亲因为生病离世了,之后,就是过年过节,会回去看一下亲人嘛,我叔叔、我八十岁的奶奶在铅山呢。虽然在上饶这边买房,成家立业,毕竟铅山那里还有我的父老乡亲,我的亲人。”

故乡故去,故人故事。送物资的人,是送初心的人。

 


不一样的战士


不要钱,不谈钱。你们的物质运送到葛仙山是吧,搁这里就放心了。

“不行,是1000箱2万瓶矿泉水,这搬运起来是很累的,你得喊搬运工......我们的东西今天一定能到吧?”我不信任地看着眼前这个92年的青年。

“水太多了,能分批进去?急用物资先送。”

“那好吧,水可以分开,多了的水明天送进去!”



这是《三清媚》募集而来、婺源正博董事长朱江捐赠的矿泉水。这是一个极有爱心的企业家,他如此有社会责任感,有爱心,有情怀。我们,更要认真地把企业捐赠的物资送到需要的群众手上。

“我已经募集了30余万元的物资进葛仙山了,没有贪占过一点。就您这水,也大可放心……”说完,他指挥8个小伙伴,开始搬运我们矿泉水装车了。

志愿者,联合国定义为“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、金钱、名利的活动者”。照这一标准,为铅山葛仙山镇抗疫救援物资的志愿者众。


朋友,这是我的手,请给我你那只手掌。几天时间,庄伟的志愿者群里203人,汇聚成军。庄伟说,因为疫情,他不能进葛仙山去了,被滞留到上饶了。可是,他人在上饶,心在家乡港东,万分牵挂,所以,他琢磨着,在外面,怎么为被隔离的亲人们送去爱和关怀,帮助他们,起码在物质上让他们不缺少什么。

庄伟是葛仙山人,还是葛仙山镇港东村的大学生村官。

40面党旗、270张折叠床、100套女士生活用品、35到39码高筒加绒套鞋和加厚棉鞋、各个尺码的棉衣、手机防水袋……他们考虑得很细。全部在第一时间捐到了受疫情影响的重灾区。

他还定点捐了3000斤米到自己村里。“我们村里面也缺米嘛,应该向自己土生土长的村里捐一点啥,不捐的话那回家他们还不得戳我的脊梁骨啊。”庄伟开玩笑的说道。

已经募集了8辆车,每天义务送物资进葛仙山去。庄伟还帮滞留葛仙村景区的白血病患者买了复方黄黛片。“我们葛仙山景区不是滞留了1400多名游客吗?其中就有白血病患者,原本是来旅游的,也就计划一两天或者三五天,谁知道疫情来了,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……复方黄黛片清热解毒,帮里面人买这个药,要不厌其烦地,经过多道审核,葛仙山镇港东村卫生院开来的处方单拍好照片,药房才敢接单。开了药作为‘特重要物资’送进去。”

 


也让我光荣一回吧


他叫桂华生。

他帮《三清媚》把募集到的N95口罩、消毒水、洗手液送到葛仙山乡镇去。

从浙江开过来,有4个多小时了,我问他,要不要下车休息下?比如吃个面包,上个厕所什么的。

他不以为然。说,我们是跑长途的,老出车的,您放心。

放心,能放心吗?进的是隔离区……但是,一个老跑长途的货车司机,五大三粗,有疤痕的手,也是饱经风霜的吧。

不再多说什么。

桂华生司机开到关卡去了。



关卡的工作人员问了桂司机基本情况,与葛仙山政府联系了,车上的货物检查了,便开始贴封条。

封条一贴,桂师傅就有些害怕了。

毕竟,关于疫情,他的认知,还不那么饱满。

他坐在车上,车门全部贴上封条,工作人员告诉他:“到目的地,有人帮他下货,他坐在驾驶室,不能下车,否则,他就要留在疫区隔离,不能出去。”

他认真记下了。

“按导航走,开吧”。铅山至葛仙山,也就40分钟,来回就1小时20分钟。没事的。

人永远是高级动物。因为有思想,有情绪,有感情。这也有时好,有时不好。

比如此时,桂华生师傅的心情和情绪就开始干扰他了。

比如,跟着导航走,是对的。可是,这次是怎么搞的,他开错道了,明明铅山至葛仙山有笔直宽敞的葛仙山大道,他的导航却带他去了虹桥乡,去了李家村,去了一个限高的地方……沿国道、省道、县道、乡道、村道,七扭八拐。

与我不停的电话交流,向接货人员询问。终于,两小时后,他的车到达葛仙山陈家坞村委员。比起常规40分钟,他多绕了80分钟。



在接货点,有工作人员接货。他在车里,看得见,但听不着,而且不能交流。此刻己是下午3点,从早上8:30浙江出发,他在车上7个小时了,他饿了,饿得低血糖上来了。因为他小瞧了只是出趟小范围的车,车上,连糖果都没带。幸好,进入铅山时,我们塞给他两个苹果。吃了水果,坐在车上,他,想上厕所了......

没有办法,这是疫区,他下去,就是拿生命健康开玩笑了,他只有憋着。

下午4点,终于出了铅山卡点,车辆消毒杀菌,洗车……撕封条……他下了车,深吸一口气。说:“我,终于安全了。”

他微信语音给我留言:“我长这么大,开这么多年的车,第一次,这么害怕,第一次慌张成这样,第一次饿得头晕眼花,也几十岁的人了,头回经历,头回经历……” 

他又说,从浙江过来,又到疫区,又开了一天的车,要算起来,费用是蛮高的。给我三倍运费我都不会跑车的。但这次,把运费都捐给你们吧,全当我也是一个志愿车司机吧。让我光荣一回吧!我很感慨地想,说这话时他笑容满面,丝毫没有“做苦力”的表情。

疫区内外,通过运送物资进行交流。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那种真诚,你愿意去感受,心就会为之沸腾。只要心是沸腾的,生活就是沸腾的。

我们的队伍漫山遍野地走来,共同打响全民抗疫战。







作者简介




杨怡,女,民盟盟员,1990年11月生,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,旅行作家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。上饶师院客座教授,《三清媚》杂志社主编。中英文创作、足迹遍布五大洲26国,自媒体旅行专栏阅读量超4500万,纽约时报旅游版《新视线》杂志特约作者,《中国国家旅游》特约作者。曾获《青年文学》新人奖,2019年为《今日头条》全国新写作大赛担任评委。被《今日头条》授予“濒危物种守护推广大使”。2020年被选为央视一套《开讲啦》节目青年代表”。










来源:民盟上饶市委会


监制:孙超洋

编辑:李冰洁

校核:龚秀昱






在看点这里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