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原文
其他

从高考作文题目看中文是怎么死掉的

风灵之声 风灵 2022-07-12



风灵


前段时间,有大V撰文感慨“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”,引发了许多讨论。如果中文已死,那么语文教育显然脱不了干系。而看过了今年高考全国甲卷那道由《红楼梦》引申而来的作文题,我大约的确知道了原因。


题目是这样的:
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《红楼梦》写到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时有一个情节,为元妃(贾元春)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,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。有人主张从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“有亭翼然”一句中,取“翼然”二字;贾政认为“此亭压水而成”,题名“还须偏于水”,主张从“泻出于两峰之间”中拈出一个“泻”字,有人即附和题为“泻玉”;贾宝玉则觉得用“沁芳”更为新雅,贾政点头默许。“沁芳”二字,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,不落俗套;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,蕴藉含蓄,思虑周全。

以上材料中,众人给匾额题名,或直接移用,或借鉴化用,或根据情境独创,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。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,引发深入思考。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,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
关注该作文题目的新闻大多聚集在选取《红楼梦》中的情节为材料,似乎让人耳目一新。但这不是重点,要害在于出题人对这段材料已经先入为主做了归纳。三种不同的命名方式,被归纳为“直接移用”,“借鉴化用”,“根据情景独创”,并且主张,不同的方式,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。这还没完,出题者居然进一步指示: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,引发深入思考。


牵强附会,莫以此为甚!恐怕就算曹雪芹本人活转过来,面对这样的借题发挥,也不知该从何说起,如何落笔!


读过《红楼梦》的都知道,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是为了显摆宝玉的才气灵气,信手拈来,脱口成章。“虽不喜读书,偏倒有些歪才情似的”,而不在乎是移用、化用还是独创。恰恰就在题目所引的这一段中,贾政当即反问宝玉“诸公听此论若何?方才众人编新,你又说不如述古,如今我们述古,你又说粗陋不妥。”而几步路前,山口的镜面白石,宝玉刚刚照抄了“曲径通幽处”的旧诗,还说了一套“编新不如述旧,刻古终胜雕今”的大道理。


可见,曹雪芹显然认为,艺术效果的好坏,与照抄古人或自出机杼没有必然的关系。因此,这个现象别说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启示,引发深入思考,就连红楼梦本书、本章、本段中都启示不了。


“或直接移用,或借鉴化用,或根据情境独创,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”,这种说法既没有逻辑,也没有常识。反例大把都是,无需赘言。然而,出题者就这样堂而皇之给出了定论。


如果我是考生,不同意这个观点,怎么办?我能不能实话实说?此处三种不同的取名,效果不同,主要是因为贾政的那帮幕僚清客知道贾政要考察宝玉,不想拂了老爷的面子,甘当绿叶,故意胡乱起名,砖头乱抛,专为引玉。这是曹雪芹写得明明白白的:“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,只将些俗套来敷衍。宝玉亦料定此意。”由此反驳题干,并引申到更广泛的领域的启发和思考。


我想我不敢,这是高考题,这是60分的高考大作文。十年寒窗,谁平白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?那就只好歪曲原作者本心,压抑自己的不满,捏着鼻子顺着出题者莫名其妙的先入之论胡思乱想,胡言乱语一番。这样的文章,就算辞藻华丽,或者正能量满满,但因为先天逻辑混乱,也绝不可能是什么好文章。


高考是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,这种高考作文出题法也并非个例,其危害则广泛而深远。


首先,学生会认为,观点的正确与否不需要论证,也不必符合文本原来的意思,只要说话的人本身是权威就行。


前面已经指出,题目给出的观点没有经过任何证明,也不可能证明,只是一种想当然,而且与原著南辕北辙。但由于是高考题,考生不敢说个不字,还得搜肠刮肚想方设法地迎合,找出各种理由来支持。而这仅仅是因为高考是学生心目中至高无上的权威。权威即天然合理,不需要证明。


在这样的指挥棒下,学生要不要赞成或反对某个观点,不是看观点本身的对与错,或者有没有充分的证明,只是看背后有没有权威撑腰。如果提出自己的观点,也不认为需要论证,只需要引用名人名言来背书就行,或干脆没有自己的观点,书上说什么就是什么。先不说科学精神,科学方法之类,如果读来读去,学到的只是“唯上不唯实”这一招,那还不如念个小学认几个字能读懂红头文件就够了,何必再浪费时间和金钱,原地打转十几二十年呢?


相应的,现在有人认为网上戾气太重,缺乏正常的讨论氛围。这正是因为以学生和前学生为主的网友们在多年的教育下,关心的不是对方到底说了什么,说得对不对,而只关心“上面认为你说的是什么”,“上面认为你背后的居心是什么”,“上面认为我是对的你是错的”。你认为不正常,他们则认为这是最正常不过。


其次,不讲事实和逻辑,阅读和写作就会成为永远学不会的玄学。


学习是要有章可循的,至少要建立在可理解的事实和逻辑的基础上。像上述题目这样胡乱归纳,就无法让人理解。如果是阅读题,学生只好去猜答案,猜测出题人的心思,而不是研究文本。我本人也有文章被选入过高考模拟题的阅读理解,出题者没有问我,大笔一挥就出成了试题,然后我偶然搜到,发现我自己都答不出来如果是写作题,则更为困难,学生只好去背若干标准范文,希望能套用一篇半篇。但这样的话,不管语文考试的成绩好坏,都与真实的中文水平无关。不少大学生在阅读专业论文或法律条文时感到困难,正是文本理解能力不足,逻辑能力欠缺的体现。这本是语文学习中最该训练的基本功,却舍本逐末,被理解各种莫名其妙的“弦外之音”的要求鸠占了雀巢。


更糟糕的是,阅读和写作演变成了蒙和猜,学生既不能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,又不能表达真实的内心,而且成绩也如薛定谔的猫,是死是活难以琢磨,更难以稳步提升,对母语与生俱来的热爱便会在长期的语文教育中化为乌有。


以前读书时,特别讨厌课本中鲁迅的文章,因为几乎每句话每个字都有非常了不起的革命思想,而横读顺读,从文字本身看不出那些微言大义,因此只能死背。就算我当时记忆力超好,都差点被弄出PTSD,看到鲁迅两个字就打哆嗦。后来上大学时,读了鲁迅的散文全集《朝花夕拾》,那时候总算不需要再做阅读理解题,不用纠结每一句话后面的无尽深意,才体会到鲁迅散文的美妙之处。同理还有杜甫和白居易。


而作文更是如此,出题者不关心学生想要表达的是什么,只关心学生是不是按照他设定的结论和方式来表达。这对正常人而言,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折磨,要曲意逢迎,要揣测上意。那些热爱写作的,一般都是热爱写些不务正业的东西,而靠练习应试作文爱上写作的,保守点说,不是绝无仅有,也是凤毛麟角。


到这里,通过分析《红楼梦》这篇作文题,我们大致已经知道了语文教育出了什么问题。


一、不讲道理,以权威压人,导致学生无法训练思辨论证的能力。立论、反驳、进一步答辩,进一步反驳……这是发展思维的方式,也是训练语言的途径。在不断的反驳和答辩中,概念得以澄清,思考得以深入,错误得以纠正,许多名篇名著也由此诞生。但现行的语文教育几乎不提供、甚至不鼓励这样的训练方式,而是要求学生直接记住权威的“正确”答案,或者根据权威的“正确”结论给出佐证的论据。这使得学生的思维停留在相当肤浅的表面,千篇一律,满纸套话,无法进行复杂的深刻的表达,也掌握不了语言精细微妙之处。


二、压抑了学生以文字进行审美抒情的兴趣。语文学习成了一种负担,一件苦差事,学生本能地想要摆脱,而不是亲近。如果没有兴趣,就算勉强读一些课外书目,写一些作文,也只是应付交差。语言训练和理论学习不同,需要大量练习,熟能生巧。缺乏兴趣,就几乎不可能达到足够的阅读量和写作量。真要到用时,便是捉襟见肘,言之无文,甚至语句不通,不知所云。


语言一是用于表达交流,二是用于审美抒情,语文教育如此“正中靶心”,有人会说“中文已死”,也就毫不奇怪了。


相关文章:

边际效用——论高考作文的正确打开方式

“正能量”怎样摧毁孩子的写作能力?

我的父亲是高考状元


点击阅读原文可阅读:正能量”怎样摧毁孩子的写作能力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